事物的本然往加以视察而求得明鉴。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峙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峙的这一面。从事物相对峙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面,从事物相对峙的这一面看就能有所认识和懂得。所以说: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事物对峙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附的。固然这样,刚刚产生随即便是逝世亡,刚刚逝世亡随即便会回生;刚刚确定随即就是否定,刚刚否定随即又予以确定;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守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守了正确的一面。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视察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情态。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事物果真存在彼此两个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彼此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方面都没有其对峙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捉住了大道的枢纽也就捉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更。“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物的本然来加以视察和认识。
用组成事物的要素来阐明要素不是事物本身,不如用非事物的要素来阐明事物的要素并非事物本身;用白马来阐明确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阐明确马不是马。全部自然界不论存在多少要素,但作为要素而言却是一样的,各种事物不论存在多少具体物象,但作为具体物象而言也都是一样的。
能认可吗?必定有可以加以确定的东西方才可以认可;不可以认可吗?必定也有不可以加以确定的东西方才不能认可。道路是行走而成的,事物是人们称谓而就的。怎样才算是正确呢?正确在于其本身就是正确的。怎样才算是不正确呢?不正确的在于其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怎样才干认可呢?能认可在于其自身就是能认可的。怎样才不能认可呢?不能认可在于其本身就是不能认可的。事物蓝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蓝本就有能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所以可以列举渺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陋的癞头和俏丽的西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态来阐明这一点,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往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往事物的毁灭。所有事物并无形成与毁灭的差别,还是相通而浑一的特点。只有通达的人方才知晓事物相通而浑一的道理,因此不用固执地对事物作出这样那样的解释,而应把自己的观点寄托于平常的事理之中。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这就算是通达;通达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事物常理的人;恰如其分地懂得事物常理也就接近于大道。顺应事物相通而浑一的本来状态吧,这样还不能懂得它的毕竟,这就叫做“道”。耗操心思方才干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什么叫做“朝三”呢?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猴子们听了非常恼怒。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们听了都兴奋起来。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更,也就是由于这样的道理。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如何才干达到最高的境界呢?那时有人认为,全部宇宙从一开端就不存在什么具体的事物,这样的认识是最了不起,最尽善尽美,而无以复加了。其次,认为宇宙之始是存在事物的,可是万事万物从不曾有过区分和界限。再其次,认为万事万物虽有这样那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脉谜踪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八章 经典永流传(背景介绍),网址:https://www.at888.net/97/97115/290_3.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