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地带生活的动植物透露出人性气息,让我一次接一次的陷入迷茫之中。后来尚子说这是由于这里居住的古人祭祀所致。动物被当做了祭祀用品,在自然环境中就形成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的环境,动植物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才变得如此的诡异。罪魁祸首还是人为改变了动物本有的习性,使得动物的生态食物链发生改变,这一生态链继而被这一带生活的动物保存了下来。
我想这仅仅是“科学”以内最合理的解释。很多情况下,人为的干预动物的习性,可能导致物种灭绝。我也不敢肯定尚子所作的解释是否合理。
我们面前有五只螳螂,它们身上有像是螵蛸碎液的粘稠液体覆盖,看上去足是个黑色躯干的怪虫,最特别的是半透明的暗绿色翅膀还能照出人的影子来。它们如锯齿般的两只前足已经护在了身前,就等我们靠近与之缠斗了。
葫芦和建国跑到螳螂面前,见到螳螂犹如拳头大小的脑袋都畏惧地刹住了脚步。我跑到葫芦和建国中间,抬着砍刀站定,一眼瞧见犹如人齿的螳螂牙,我也是惊惧万分。
我们没见过这么大的螳螂,更没见过长着人形躯干的螳螂,如今当面见到,难免也畏惧一阵。这五只螳螂可不像蛤蟆那样优待我们,前爪一伸一探,已经朝我们攻击了过来。
我们左避右闪,趁着空挡连连使刀。这刀劈的再作力,再狠,这五只螳螂像是学过功夫一样,愣是没让我们砍到实处,倒把我们累得气都喘不匀了。
这时候,话多的葫芦喊开了:“这是螳螂吗,默默你会不会螳螂拳,试试嘛,打不到啊!”
我说咱这身本事是小时候不怕死练出来的花架子,没那时间去学什么螳螂拳,再说了,螳螂拳能对付螳螂吗?谁弄得过谁还有待商榷呢,人家可是祖师爷,我们作为后辈可不能在螳螂面前班门弄斧。
我们已经打斗到一处了,虚打了半天,谁都没伤到谁,好像都在避重就轻,根本就没有以死抗争的意图,这倒是奇怪了。
能见到体型如此大的螳螂,绝对是考古探险奇闻,要不是我们诡异之事见过不少,此时非把我们吓出毛病来不可。我想碑兽里记述的此地出现妖异,难道说的就是这些蛤蟆不蛤蟆,螳螂不螳螂的怪东西,这又和盗墓扯到哪门子的关系了?我不得其解。
建国探着身子躲避着螳螂试探性的攻击突然大喊:“葫芦你又吃什么东西了?放的屁都陈酿的!”
葫芦可不依了,跟着骂道:“你哪只眼睛瞧见我葫芦放屁了?”
听他二人说臭,我这满嘴满口当真立马就掩上来奇臭无比的臭味,那味道我都没法说得清楚了。我正思索着到底是什么臭味,只听到尚子在我们身后狂喊:“哎呀,冒气了,黑气!”
我打个滚,找到空隙之处,蹦两下蹿出身子,斜砍出一刀时用余光瞄了一下我们在碑兽身后挖出的洞子。洞子里飘渺地飘出像是半透明黑色绸带的烟雾,这些臭味就是黑雾所发出来的。
明白了,山洞里肯定有腐尸木。腐尸木是在深山洞穴里不依靠阳光能生长的植物,通体就一根木桩,无枝无叶,只有根须。这种植物很难生长,百年也就能长到直径一米,而且其木身有腐蚀性的汁液,能发出奇臭无比的气味。
木材用作棺木算得上名贵的有三种:乌木,楠木和腐尸木。相传当年秦始皇修建陵寝时就命相关祭祀人员寻找过乌木和腐尸木,究竟有没有找到,这可就不好说了,咸阳的秦始皇地宫我们也没那能耐进去看个究竟,不知道事实是怎样,不过这腐尸木是确实存在的。
腐尸木质地很硬,埋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亦能生根吸收养分。而且腐尸木本身的汁液是可以养尸的,能保护尸身不腐烂,细菌昆虫根本就无法在腐尸木上生长,这类植物最合适做棺木,那就真的的是“活棺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盗鬼经卷 最新章节第壹零叁章 螳螂问棺,网址:https://www.at888.net/51/51720/103.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