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敌后,秘密做伪军的反正工作,有不少国民党中间派被他说服,表面上为顽固派办事,暗中也为我们做事。
王阿保是旧政府教育科的工作人员,是壶关县的才子,文学书法造诣很深,在教育界一直培训乡村教师,创办村级小学校,还常常为百姓写状申冤,以尖锐的笔法,无可辩驳的言辞,为百姓讨公道,令官府敬畏。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阿保,向往革命,以他先进的思想理论,为百姓编创进步书籍,编导乡村戏剧,宣传抗日救国。
李友芝,树掌人,也是壶关县文化界风云人物,书画美术名扬山西,九一八事变后,他创作画展宣传抗日救国,太原沦陷后返家乡壶关,担任县中心小学校长,当选为壶关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兼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壶关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长,积极抵御日寇,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放弃内战而呐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壶关县南常行驻有国民党二十七军和四十军,还有国民党县长马成骥以及顽固公安局武装。
二十七军大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是反动死硬派。这个军大部分军官是南京教导队与中央军校第五分校来的。团级以上一般与范有较密切的关系,都是国民党员,生活腐化,不接近下级兵士,南京教导队来的军官与第五分校来的军官有矛盾。
二十七军自从在常行扶植赵如镐一伙成立国民党壶关县政府之后,便成了统治壶关人民的太上皇。他们派员随意画个条子都可以加盖南县政府的印章。催粮人员都夹着一根棍子,逢村过户,稍不如意,棍子就劈头而下,不分青红皂白,是百姓头麻的一件事。二十七军的催粮人员横行乡里,如狼似虎,任意敲诈勒索,为一大害。等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把要上的粮食叫村副派民夫送到他们的指定地点。
当时在百尺、柏林、常行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二十七军催粮棍,
一头轻来一头重。
给米给面放你行,
啥也没有棍伤身。
一头米来一头面,
鸡蛋夹在棍当中。
吃壶关,住陵川,
日本来了窜河南。
二十七军住陵川,
要面要米在壶关。
鸡不生蛋就抓鸡,
催粮人员似虎狼。
二十七军营级以下干部思想表示动摇,愿意抗日。二十七军是南京退出教导队改编而成,经过抗战后,人员伤亡很大。下级士兵抗战前的已是少数,大半以上是抗战后的,这些人是从豫南、安微和本地陵川、壶关一带征集来的。抗战前来的人,流氓分子很多,对一切事情取无理的态度,劫路、讹诈,什么坏事都干。后征来的人,黄河以南的,希望开过黄河回家乡,壶关、陵川征来的,希望不开走,在本地抗日。
反动县政府里的成员,很少是外来的,大半是由地主、富农、士绅等参加组成县政府,这些人因受国民党的反动数育,加之我方在执行政策上的一些偏激错误,结果这部份人和我们形成对立。
日伪占领区的区长、村长、指导员以下的工作人员,一是因朋友托关系来就任的,二是以威协逼迫的手段就任的,这些人一般对抗日有正确的认识。
村长、指导员、区长以上干部,受国民。并且少数是与敌伪有关的亲日分子,对抗日表示动摇。区长以下,虽然执行政策,但对不坚决,他们受着日伪的欺负和掠夺,一般不愿意,原意抗日。
反动政府虽受二十七军指挥,但也有矛盾,在军事行动上他们虽然机密配合,但在经济物资援助上相互实行部分封锁。
国民党壶关县政府的领导者,绝大部分是壶关的地主富农和乡绅还有小学教员组成,中农以下占极少数。除了少数开明士绅,如靳瑞芳、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壶关风云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章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网址:https://www.at888.net/175/175702/61_2.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