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用物资,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送到我们的根据地。对内发展生产,调剂有无,繁荣经济,主要收购食盐、棉花、皮麻、粮食等。在收皮麻这一项,每天要收购四五十个小商小贩的商品,都是用担子跳。
在军民开荒种菜种粮时期,只要一有空闲,县长侯国英、区长周刚、财粮张树芝等干部,就到国民党顽固派县政府驻地常行村担煤,在方圆也只有那里离根据地较近。在根据地不但闹粮荒,还经常闹烧燃困难。特别是冬天,连个取暖烤手的地方都没有。利用夏天天暖之际早点积攒一点过冬的烧燃也是一件长远的大事。
周刚怕侯县长一直到常行担煤会有危险,就一直制止他,可是侯县长非去不行,他说:“我倒要看看这个马成骥对我会下什么样的手。”不过话说归说,还是打扮的让自己人也认不出来。
在担煤的途中,周刚的后生大,每担能挑一百二十斤,张树芝又比周刚的后生小一点,每担也挑一百斤,数侯县长个子小,每担只能挑八十斤。每天往返最多二次,脚上都磨起了泡,用针挑破第二天就又上路了。
许多干部劝侯县长不要再去了,他说:“四一年四二年我们过冬连一条棉裤棉衣都没有,不是也挺过来了吗,这挑挑担子活动活动筋骨比开荒还轻松自由,不挑担就开荒,总的拣一样干,脚上起的泡多了就变成了老茧,想当年我们几个人翻山越岭去延安找**、**,那脚上的血泡可不是今天这个样,走到延安,那些泡都没有了,变成了老茧。”
侯县长只要开了话匣子就会提到上延安找****的事,越说越有劲,越说越高声,仿佛自己置身于无人之境。
不料有一次,他的这些话被国民党的几个特务听到了,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马成骥,马成骥一听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人啊,那个一般的人会去过延安。马成骥知道延安,那是**的老巢,从那里出来的人听说都有三头六臂。可是,不相信也不能不管,如不管,这些报告的小卒子以后还会向他报告吗。
虽然在马成骥看来自己在常行的时间不长了,他是壶关、平顺最早的国民党书记,从他的经验判断,这壶关的**眼看着一天天在壮大,壶关的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在常行能够生存下来,主要是二十七军那些兵痞子在硬撑着,否则早就垮台了。县城日本红部都对这些**没有一个好的对付办法。
马成骥是个政治界的老手,他学着阎锡山那一套哲学,生存就是真理,眼看在壶关是恐怕生存不下去了,日寇的铁蹄马上就会朝他的老巢踩过来,**人家会搞游击,而我们这些人能干什么,鸡蛋永远也不会将石头碰破。所以,现在他一心想着自己将来的出路,不想在增添什么大的麻烦了,面对手下的汇报,他只好让他们仔细摸清那个说大话的是不是个“驴大喷”,不要兴师动众抓错人,小题大做一会。
其实,马成骥心里明白,**兴师动众在界北搞大生产运动,把一伙饿肚子的人都动员的开起了荒地,还有唱歌跳舞的,一般人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几个特务哪想到县长是在应付他们,他们还想着怎样在县长手里立功受奖,于是就每天隐蔽在那一条道上,按照县长的安排,再一次听听这些脚夫们是不是真的是延安来的人。
其实,上一次侯县长他们就已经发现了跟踪他们的哪几个特务,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员了,即使侯县长也是先从侦察员开始的,没有个滚爬磨打的经历能走到这一步吗。
几个“脚夫”还像前几天那样照例坐在那里歇息,侯县长开了话匣子就给大家讲个不停,周刚领着几个干部悄悄越到那些特务的后面,很顺利的就缴了他们的枪。经过审问,他们都是当地人,是常行公安局的探子,经常在这里侦查可疑的**八路。
侯县长见了这些特务,让他们坐在那里,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壶关风云 最新章节第一〇二章 党政军民双井度荒,网址:https://www.at888.net/175/175702/103_3.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