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靠近这么一个冷面武夫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因此杨叔子时常调侃他:“哎呀,笑一笑嘛,你这般样子容易吓到小孩子的。”蒲仙玉的回答是:“我受命保护大人,职责所在。”果然,读书人和武夫永远说不到一起去,杨叔子彻底放弃了。
宣宗的书房在皇宫的东边,靠近昭华殿,低低的平房,门上和窗子上的漆已经快掉光了,门边一个守卫都没有。蒲仙玉看着杨叔子进了书房,才转身站到了门边。
桓冀的书房陈设很简单,四个角落处立着铜灯柱,上面的油灯晚上有重大事务处理的时候才会点亮,平时一直都暗着。右手边放着一个长长的案几,案几后放着书架,原木书架上摆着满满的竹简、布帛,没有一件珍贵的东西,除了那些书。
桓冀正坐在案几旁认真看着书,老内侍成河颤颤巍巍地收拾着书卷,看杨叔子走进来起身点头后出去了。
杨叔子躬身行礼,桓冀摆摆手,示意他随便坐。杨叔子跪坐到案几前的席子上。
“我也刚好要好你,你就来了。说吧,什么事?”桓冀心情似乎不错。
“皇上先说吧。”
“嘿嘿,我找你是私事,但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是公事,说吧,是不是又有要让我去做的事了?”
“臣哪敢让皇上去做啊,”杨叔子笑道,“臣只是觉得历朝历代想要富强,就先要有各种人才,譬如齐桓公时的管仲,秦孝公时的商鞅,汉朝时的董仲舒等等,天下人才本就不多,杰出者更少,这些人倘不能为朝廷所用,那可真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桓冀点头:“是啊,不过我颁布求贤令后只来了先生一人,却是再无有办法了。先生今日既然提出来了,想必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人才为朝廷所用了,不妨说说看。”
“皇上,春秋战国时齐国之所以强大,全在于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声名远播,吸引来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为齐国做了一点贡献,这些贡献甚至都没人察觉,但却影响深远。”
桓冀细细思量,他自然明白杨叔子为何说这话,当年并不是他关的太学宫,而是他的父亲代宗皇帝,完全是因为有人进言说太学宫花销太大,而且那些个士子一点用都没有,不是吟诗作对就是下棋喝酒,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沽名钓誉之人,腹中没有多少墨水,却要让国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供着他们,代宗皇帝听后觉得有道理,索性就直接撤销了学宫,驱散了学生,从此太学宫就彻底消失了。
杨叔子看桓冀在思索,又说:“皇上,太学宫本来由太常卿管辖,可是如今黄公辅擢升了太子少傅,太学宫算是彻底无人管了。皇上可听说过每年重阳佳节那场盛大的辩论,皇上知道,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立政思想,不管是秦国时的法家,还是汉朝时的儒家都是,为何他们展露了头角,因为他们适合这一时代,其实他们的皇帝并不知道什么思想适合什么思想不适合,完全是因为属于那一家的学士介绍的。古有毛遂自荐,自荐的前提是他要有机会,如果没有那个机会,他又有何办法露出锋芒呢?皇上,太学宫就是给他们这个机会,是能人还是庸人一看便知。”
桓冀听得杨叔子的一番话,觉得甚有道理,不禁点了点头,说:“我一直记得这是先帝所立,恐难更改,可转而一想,我与先生已经更改了不知几多,就算再改一二又有何妨。好,这事就交给贺必先去做吧,连日来辛劳,先生好好休息一下,还有得要忙,我也相信贺必先能做好这事,要是他连这般容易的事都做不好不如直接辞官回家好了。”
本来杨叔子听得皇上同意兴建学宫,心里不禁为天下士子觉得开心,可皇上后面的话却让他有些不高兴:“皇上,兴建学宫绝不是简单的事啊,可能赵国国运都系在上面,怎能说是简单之事呢?欲要重开学宫,先得择良辰吉日动土翻新学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庸王朝 最新章节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一章欲建学宫,网址:https://www.at888.net/175/175494/31_2.html 沙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