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2/4)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2/4)

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2/4)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一座位于汾水河谷西岸的城池,汾水从城东流过,城池东西两侧都是夹束汾水的群山。群山在蔓延到太原附近时,凹陷形成了一个山中盆地,地势平缓,可以容纳大型城市。

所以城池的东西两侧没什么值得围的,有山体作为阻挡,北面不围只打南侧的话,是摆明了留出北面让守军逃跑。

但巡抚蔡懋德和副总兵应时盛还算有骨气,闯军给他们留了城北逃跑他们也不跑,还坚持守了三五天时间,闯军初攻倒也未能立刻得手。

身在太原的晋王朱审烜,也拿出了几千近万两银子给蔡懋德,让他发下去抚恤激励守城将士——这点银子比开封的周王而言,实在是丢人得太多了,但已经比洛阳的老福王要好一点。

真要是发下去,这点银子也是杯水车薪,但即使如此,晋王朱审烜还是低估了明朝官员的贪墨力度。

蔡懋德本人倒是没贪,但他一个巡抚不可能亲自发银子,大敌当前千头万绪,总要让下属帮着经办。

结果一伙太原府的学政、教谕等近年来比较清水衙门的文官,自告奋勇帮他做这事儿,发钱的过程中,又有一大半被偷换成了白条,以及一些类似早已作废的宝钞性质的纸币。搞得守军士兵怨声载道。

从这些狗官的贪墨中看,明朝文官豪绅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吸取教训。也就周王从福王之死里吸取了一次教训,周王之后其他人又恢复了老样子。

……

守军的赏赐虽然没发到位,但太原坚固,最初几天还是挺得住的。

刘宗敏打了几天后,见太原官员也还不怕死不肯降,就请示李自成,是否要移兵东进,绕过太原不管。

李自成听说小小太原都拿不下,非常生气,一开始坚决不许:

“此番我大顺天兵东出,以顺讨逆,当然要先立威!要是遇到一省府城就攻不下,还绕城而过,就算不用担心粮道,但我军气势难道不会受损么!到时候真杀到北京城下,将士们还能有勇气血战、不计伤亡强攻么!必破太原以立威!”

李自成心中,已经把太原和开封视为将来打北京之前的立威筹码,其他小地方如果太坚固,还不在要道上,那是可以绕的,一省首府怎么能绕,威风都堕了。

然而,就在李自成僵持时,旁边的随军军师宋献策,又帮他出了个主意:“大王考虑我大顺之威望,不愿绕城倒也该当。但刘帅所言,于细节处也颇合兵法,

不如我军趁机放出风声,以绕城而走为饵,看看官军会不会因为害怕我们绕城,而进一步分兵,削弱这太原城内的守兵力量。”

李自成一听,既然不是真的绕城而过,只是诈一诈,试图分散官军防守,那倒是可以试试。反正试不成也没有损失。

于是他就吩咐按宋献策的做,顺军放出风声,并且分兵一部大模大样绕城而过,假装完全不顾粮道,只求誓死杀穿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威逼北京。

这条计策其实很拙劣,如果遇到个懂点兵法的武将,就不该中招。

山西地区如此穷苦,如果打不下太原,再往前就只能到阳泉这些小地方稍微屠城几场,也抢不到太多粮食。蔡懋德真要是和周遇吉来个关门打狗,誓死耗着,就算耗不死李自成,也是有可能耗到顺军因为粮食减少而人心惶惶。

可惜,蔡懋德只是个迂腐的读圣贤书的文官,屁策略不懂,当然他的忠义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能做到坚守不降。

看到顺军东去,他立刻觉得有机可乘,可以趁机追击,或者袭扰顺军后队、焚其辎重。总之他具体怎么想的已经没外人可以知道了,

反正他就是逼着副总兵应时盛麾下的几个都司、守备级别的部将牛勇、王永魁、朱孔训,带兵五千出城野战追击顺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网址:https://www.at55.net/357/357937/321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