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04章 忠奸难辨(2/3)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204章 忠奸难辨(2/3)

第204章 忠奸难辨(2/3)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方国安一开始还有点惴惴不安,怕朱树人看不起他的出身,更看不起他收编来的部队。结果朱树人就很和善地跟他说:

“幼?原来方参将还是绍兴府诸暨县人士呢?本官虽不是浙江人,但祖籍南直隶苏州府崇明县,咱也算半个老乡了。你原本跟随左良玉,那真是明珠暗投了,以后跟着本官好好干,定能破贼立功,搏个封妻荫子。”

(注:沉廷扬及其子生于苏州府太仓县,但沉家祖籍是苏州府崇明县的,嘉靖年间崇明县的县城还设在崇明沙上,到万历年间东移到长洲沙、三沙。

懂点地理的都知道,历史上崇明岛是随着长江水流、上游的岛屿不断被江水冲垮侵蚀坍塌、在下游重新沉积成新的岛屿。所以到万历后期沉家祖籍的那几个岛已经不存在了,被江水冲没了,他家就上岸变成了太仓县人。

崇明县新冲出来的那些岛,也渐渐转移到了更下游的松江府境内。几百年里崇明县往东移动了上百里,所以后来的崇明就属于上海不属于苏州了。)

方国安听朱树人这样笼络他,还跟他攀交情认老乡,也是难得受宠若惊,连忙表示当年跟随左良玉也是没办法,如今有机会跟随国姓爷,一定好好干。

方国安之后,秦良玉就顺着又给朱树人介绍了一些更低级的将领,有些是秦良玉直属的,都是夔州府本地的地方武装、团练:

“这三位壮士谭文、谭弘、谭诣,都是夔州本地义士,多有势力,也愿意为朝廷出力,老妇人如今将他们收编在麾下,朝廷也给谭文实授了团练都司之职,谭弘、谭诣俱授守备。

这两位是游击王光昌、王光兴,俱是被故六省总督熊文灿,四年前招抚弃暗投明的,也曾随我川中老将张令张总镇四处征战平贼。后来张总镇被邵抚台受朝廷之令,调去汉中,又北上出川增援陕甘三边的孙总督,留下二人本部人马在此……”

朱树人大致听了一下,这些人要么是早年熊文灿招抚时诏安的前农民军,一些不起眼的小部队,如今被朝廷划给方国安编练调教——

这也是没办法,方国安原本的嫡系人马,在左良玉跟李自成的朱仙镇大战、以及李自成后续的追击中,折损掉了绝大部分。方国安入川时,基本也算半个光杆司令,只能用王光昌、王光兴这些朝廷原本看不上的三线流贼部队慢慢重新训练。

而谭文、谭弘、谭诣,应该就是本地武装,大概率是后世组成川东抗清力量的“夔东十三家”的一部分了。

历史上“夔东十三家”在清军入川后,在川东抗击了数年。这里面有一部分,固然是后来李自成、张献忠的民军幡然悔悟,觉醒了民族大义。但也有更多,就是本地的官兵和地方武装。

只是这些人历史上都没什么名气,至少比方国安知名度还低一两个数量级。朱树人前世就算再熟读明史,也不可能把这些小人物都记住。

朱树人听了秦良玉的描述后,只是隐约意识到,这些人里估计有一部分属于后来的“夔东十三家”抗清义士,但肯定也不乏有后来投张献忠又投清的汉奸。

至于哪些人是义士哪些人是墙头草,朱树人的《明史》功底还不足以让他听名字就分辨出来。

但他也不怕,毕竟他还可以深入观察了解这些人,靠自己的识人之能,辨别忠奸再加以利用,应该也是不难的。

如果有忠义潜质的,那就好好用。

有汉奸潜质或者投张献忠潜质的,那也正好催化一下,让他们去用苦肉计勾引张献忠,反正朱树人是怎么都不亏的。

朱树人便斟酌着先鼓舞一下士气:“诸位都是忠义之士,朝廷值此国难之秋,本官也是用人不疑,大家不必有顾虑,也不用担心本官带兵会偏袒嫡系——在本官眼中,只要肯努力奋战,为国尽忠,都是一视同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204章 忠奸难辨,网址:https://www.at55.net/357/357937/293_2.html 沙雕视频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